基于产业链重构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近十年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无论是学术研究领域还是政策实践领域,都可频繁的看见这样的表述。提出“优化升级”是因为当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然而,这个不合理并不主要是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问题,而是由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构成的价值网络的问题。要推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路径,需要厘清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新概念。对产业结构的含义,学术界有过广泛的讨论,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指产业之间比例关系及其变化,如“产业发展形态理论”,或产业之间投入产出联系,如“产业联系理论”。广义的理解还包括产业内的企业间关系,如“产业组织理论”。
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研究中的重点内容。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大致有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例如库茨涅茨的总体增长与产业结构观点;罗斯托的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与经济增长的观点等;二是三次产业结构自身的演变规律,例如配第-克拉克定理、库茨涅茨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霍夫曼定理等;三是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动因。
从结构视角,可以把产业结构理解为,是构成产业体系的各产业之间在时空上的联系及联系方式。
按照此理解,那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该是产业之间联系及其联系方式在时空形态上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涵义
国家层面正式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在中共中央第十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此后,在《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写到:“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解限于三次产业结构(制造业、服务业)和产业部门结构(高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的上,国家和地区层面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视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上,国家和地区层面,一是强调产业间结构关系变化。“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如上海要“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样,江苏“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8%左右,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二是强调产业部门结构关系变化。如“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包括“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
由国家和地区层面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解和政策导向,不难发现,均停留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结构数量关系、产业部门构成和高度化之上,在此基础上,从战略层面提出科技创新和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例如,“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涵义,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有机统一。合理化即强调在既定技术结构下的产业之间的关系协调,包括比例关系、关联程度、技术、资产和中间要素等。高度化即产业构成的知识化趋势。
根据产业结构的定义,我们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对产业结构的时空形态进行优化,以内生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模式与路径
本文把产业结构的时空形态限定在产业部门结构和多部门产业关系的空间状态,以及产业的组织结构和产业内企业关系的空间状态。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模式
模式1:资源配置引导模式。通过资源要素在产业间的配置,以形成所期望的产业结构。有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政府投资驱动的资源配置和市场、企业家精神驱动的资源配置。这两种资源配置导向都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迁。
模式2:价值网络重组模式。在产业发展实践中,产业结构的这些时空关系和空间状态表现为价值网络的结构形态。刘明宇和芮明杰的研究指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关键是进行价值链网络重构”,价值网络重构表现为产业链重构、价值链重构和供应链重构。具体说,一是通过供应链和价值链重组,即是对二者的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模式的设计,以提高效率和成本,例如系统集成商。二是通过产业链重组为系统集成商营造一个收益递增的地区产业结构状态。
VCN的重构逻辑
VCN重构的逻辑包括两个方面:微观动力和结构支撑。
一是微观动力。这个动力源于培育VCN的系统集成商。这是因为价值链和供应链是在既定产业结构之下的企业活动,价值链侧重于产业内的企业间组织结构和产业内企业关系的空间分布的时空表达,而供应链侧重于企业间交易结构的设计和管理。价值链和供应链的相互关系会影响企业的“自制”和“购买”决策,进而形成复杂的多样的经济活动组织模式,例如系统集成商。
为此,需要论证:①在中国当前发展阶段,集成模式是有效率的;②既然要培育集成商,那就需要刻画集成商的特征;③既然集成模式是有效的,那就需要从SCM和VC角度去剖析与集成模式匹配的运行机制。
二是结构支撑。为刺激系统集成商的发展,需要营造一个可实现收益递增的地区产业结构。产业链重组的目的是为培育系统集成商营造一个收益递增的地区产业结构状态。
基于产业链重构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
产业链是产业部门结构与多部门产业关系的空间分布的时空表达。因此,产业链的重构是从产业部门结构的时间形态和多部门产业关系的空间形态两个维度,实现报酬递增,内生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从产业链重组角度,即是协调产业结构的时空状态,形成内生创新驱动的优化升级路径。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实际高度化明显不足,典型表现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因此,要形成内生创新驱动的优化路径,不仅要强调基于产业链的产业部门结构间的知识溢出,而且要强调多部门产业关系的空间状态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在于以下两个方面:基于产业链的产业结构相关多样性和产业空间协同聚集。
作者:芮明杰
本文来源:公众微信号“智者老芮”,2018 年 12 月 19 日、20 日。